宿迁学院科技成果汇编
科技处(社科处)
2021年5月11日
宿迁学院简介
宿迁学院地处历史悠久、生态宜居的全国文明城市—宿迁市,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从2002年起与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合作举办本科教育,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通过省学位办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办学以来,学校多次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并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办学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坚持应用型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设有法政学院、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八个二级学院和一个体育部,4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九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五个省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4821多人。现有专任教师700多人,其中“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市级高层次人才173人,博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6.6%,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比44.9%。
学校东邻大运河,西傍古黄河,与国家4A级景区项王故里隔路相望。校园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7万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125万种。建有11个实验中心,下辖110多个实验室,固定资产总值1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1亿多元,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70多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学风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了十四届本科毕业生,共计43000余人。学生的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等各项可比性指标位于省内外同层次高校前列。办学以来,已有3400多人考取研究生,1500多人考取公务员、省三项计划、村官和市委选调生。21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三次获得一等奖,学校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机器人灭火大赛”(高校组)一次获得冠军、一次获得亚军。近五年来,毕业生年终协议就业率均在97%以上。
学校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强力推进产教融合,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40余项;教师发表论文4200余篇,其中,被EI、SCI、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1040余篇。学校先后与宿迁市政府共建宿迁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宿城区政府、宿迁市经济开发区、洋河股份、阿尔法药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京东商学院、洋河学院、阿尔法学院,与地方10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校先后与新西兰、英国、法国、泰国、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在师生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立足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内涵发展,聚焦特色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目 录
1. 价格指数编制模型与系统......................................1
2. 无人收费停车场解决方案-智慧停车系统.........................2
3. 一种钢构件表面WC-Co-Ni3Al梯度复合涂层的制备................3
4.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安检性电烙铁.............................4
5. 防疫智慧耳温枪..............................................5
6. 共享车位锁..................................................6
7. 一种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7
8. 烟雾检测系统................................................8
9. 基于视觉的自主驾驶小车......................................9
10. 自动轴承检测系统...........................................10
11. 低功耗智能公交电子站牌.....................................11
12. 基于移动端的智慧办公平台...................................12
13. 一种Ag/g-C3N4/ Pr-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3
14. 不锈钢多孔微虑材料.........................................14
15. 城市多功能水文、污水监测系统设计...........................15
16. 面向恶劣环境下的智能特种作业小车...........................16
17. 安全帽检测系统.............................................17
18. 基于骨骼关键点的人体行为检测与识别系统.....................18
19. 基于需求定制和智能路线规划的校园速递服务机器人.............19
20.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20
21. 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系统.....................................21
22. 苏北地区樟属植物良种筛选及生产技术研究.....................22
23.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结构的动力响应与设计方法研究.........23
24. 苏北地区多肉植物良种筛选及生产技术研究.....................24
25.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装配式建筑结构...........................25
26. 一种循环式回收再利用废弃物装置.............................26
27. 腐蚀与荷载共同作用下索承式桥梁吊索承载力时变可靠度
评估研究......................................................27
28. 基于BIM的宿扬高速泗洪西互通可视化施工技术应用研究.........28
29. 基于环境感知测度的大学校园功能空间应对研究.................29
30. 卡扣式机械连接先张法混凝土实心方桩生产工艺改进及抗震
性能研究......................................................30
31. 基于GIS的建筑物抗震易损性评估与管理系统...................31
32. 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钢筋套筒连接技术.....................32
33. 雾霾天人体呼吸高度城市绿地对PM2.5等颗粒物消减作用.........33
34. 乡村振兴战略下苏北特色乡村景观设计.........................34
35. 一种装配式复合消能减震支撑结构.............................35
36. 新型全干式连接装配柱—钢榫卯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柱.............36
37. 一种统筹乡村规划环保建房排水结构...........................37
38.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装饰性瓷砖快速贴合装置...................38
39. 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块堆积时水泥涂抹装置.......................39
40. 一种建筑用承重墙的外壁防护机构.............................40
41. 一种建筑用顶楼围栏的安装机构...............................41
42. 一种高强度自保温方砖.......................................42
43. 一种海绵型生态透水砖.......................................43
44. 一种建筑模板垂直度检测装置.................................44
45. 一种便于更换配件的建筑石子反击式破碎机.....................45
46. 一种稻草泥胚生态保温砖.......................................46
47. 一种稻草泥胚生态复合墙体板结构...............................47
48. 一种倒置式屋面的施工方法.....................................48
49.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围墙及其施工方法.........................49
50. 一种相变材料的单元载体.......................................50
51. 一种相变材料柔性膜的制备方法.................................51
52. 一种蓄热复合错肋自保温砌块...................................52
53. 环保型沥青再生料进料结构.....................................53
54. 一种餐厨领域用地沟油回收处理设备.............................54
55. 一种泔水中地沟油分离设备.....................................55
56. 一种循环式回收再利用废弃物装置...............................56
57. 异形截面铜型材连续挤压技术...................................57
58. 一种有轨矿车出入库自动化调度系统.............................58
59. 一种具有状态机调度与故障诊断功能的PROFIBUS-DP网桥...........59
60. 直线电机进给系统关键控制技术在数控机床中应用.................60
61. 直线电机RBF神经网络广义逆内模控制方法.......................61